-凯发k8国际唯一

让大同非遗“传”下去“动”起来“火”起来
发布时间:2024-06-25
来源:大同日报

  进入夏季,来同游客众多,而极具参与感和互动体验的非遗项目也火爆“出圈”。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也是全市非遗传承人展示风采的日子。今年,我市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展了一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全面呈现大同非遗形态和样貌,并带来2024年盛夏最鲜活多样的大同文化盛宴。近日,记者采访了我市部分非遗传承人和市非遗保护协会负责人,了解全市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传承现状。

王斌祥:把耍孩儿戏曲声腔代代“传”下去

  “作为稀有剧种的传承人,肩负着沉甸甸的传承责任,得把孩子们扶上马再送一程,让大同的国家级非遗剧种耍孩儿一代代传下去,并发扬光大。”6月14日,在市北路梆子和耍孩剧种保护传习中心排练现场,王斌祥说。

  耍孩儿戏曲名家、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斌祥今年63岁,他退而不休,被返聘回市北路梆子和耍孩剧种保护传习中心,日常给年轻演员们排戏说戏,还跟着剧团常年活跃在全市稀有剧种公益性演出和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活动现场,有时还应邀上台演出。2006年,雁北耍孩儿入列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08年,王斌祥、薛瑞红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雁北耍孩儿”代表性传承人。

  “耍孩儿是个有着天下第一团称号的珍稀剧种,大同耍孩儿戏唱腔发声独特,男演员不仅得有好嗓子,还得会用后嗓子演唱,也就是运用脯音演唱,导致男演员特别难挑选。”这些年,王斌祥在市艺校给耍孩儿班代课,在一个班的学员中,最多能培养出两三个用后嗓音演唱的演员。传习中心的耍孩儿男演员连阳,从2003年入校,王斌祥就手把手地带着,到2010年入团,从最初只能唱几分钟到拿下整本大戏,如今,连阳已成长为传习中心的中坚力量。年轻演员周士杰从2013年入校到2020年进入传习中心,王斌祥一直用心培养,如今已成为传习中心新生代耍孩儿男演员。

  说到将来,王斌祥说:“市北路梆子和耍孩剧种保护传习中心有我的非遗工作室,重点围绕耍孩儿男演员后嗓音的声腔演唱特点进行指导,还给传习中心的演员们排戏,就是要尽全力将耍孩儿剧种的精髓传承下去。”

杨雪飞:让非遗技艺在传承中“动”起来

  “让大同非遗技艺在传承中‘动’起来,是每一位非遗人的责任,既要保留传统技艺,又要独具特色的艺术创作理念,才能让非遗技艺焕发出新活力。”近日,记者在大同非遗颁奖典礼后采访了省级非遗项目大同结艺传承人杨雪飞。

  杨雪飞一直秉承“把小盘扣做成大作品”的创作理念,把服饰上的盘扣做成了品位极高的艺术品,她还创建了市服饰文化历史博物馆,她说:“尽管结艺这门技艺是从古时候传承下来的,但一定要古为今用,要有现代审美表达。”

  杨雪飞带领她的艺术创作团队以传统服饰盘扣为创作基础,结合大同本地元素,巧妙地把盘扣的技法运用到多种多样的饰物制作中,衍化为大同结艺,每件作品都是绝美的艺术品。

  近年来,杨雪飞致力于用结艺讲好大同故事,并在文化交流上迈出了新步伐。今年,大同结艺参加了“穿针引线”——中法文化国际交流展、“魅力山西 晋在眼前”山西特色产品走进外交部等活动。在她看来,大同非遗人不仅要坚守非遗保护传承的阵地,更要守正创新,通过多种途径更好地传承、保护、发展大同非遗。

张多成:让全市各类非遗项目“火”起来

  “非遗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让全市传承人动起来,传统技艺才能‘火’起来。”6月16日,记者采访了正在筹备非遗项目座谈会的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张多成。

  2021年,市非遗保护协会成立,从事非遗保护传承工作20余年的张多成担任会长。该协会致力于做政府部门与全市非遗传承人联系的桥梁纽带,让每位传承人更好地把传统技艺传承下去,让古老技艺有展演展示的空间。“大同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6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88名,这些非遗传承人的作品在全国各地各类文化盛会上备受关注,像大同耍孩儿戏、大同结艺都曾参加光影流年——中法友好故事会,亮相巴黎。”张多成说。

  为让每位非遗传承人更好地把传统技艺传承下去,让古老技艺有展演展示的空间,张多成和市非遗保护协会一直在努力做好保护老艺人、老匠人和青年非遗传承人的存续传承工作,并开展非遗项目挖掘抢救,做到新发现的非遗项目应报、尽报、尽推。“我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8个、省级非遗项目50个、市级非遗项目135个,10个非遗类别均有涵盖,大同非遗已成为文旅市场的流量担当,每到节假日,全市非遗项目齐上阵,非遗技艺可体验、味道可探寻,通过非遗市集、非遗创意大赛、非遗展览等多种形式,助力大同文旅发展。”张多成说。

  (崔莉英)

网站地图